close


欣然有這樣的機緣閱讀到這本書,


是一本如何讓你生活過得更快樂的心靈好書,


閱讀過後感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作者以虛擬的故事及七顆種子來做譬喻,


在文明社會的今日大多數人感到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所在,


透過這本書,它幫你理出如何讓生活快樂的頭緒,值得一看。


 


盡入眼簾的封面這樣寫著:少了任何ㄧ顆,你都無法得到完整的快樂。


 


快樂藏在七顆種子裡頭,


你要學學含羞草,不時放空,


看看芒果樹,胸襟豁然大度,


心如向日葵,平衡如松樹,


活力如蘆葦…………..。


你如何能?


 


牽引不快樂的初始原因,書中提到潛意識裡隱藏的訊息,


解讀潛意識必須從童年時期開始探究,在這個過程中,


會更加認識自己,而且會漸漸理解為什麼不快樂。


 


人心就像一座冰山,有意識的心靈不過是險露在海上的尖端部份而已,


潛藏在海面下的那部份有許多我們看不到的訊息。


從潛意識挖掘更多訊息,就會擁有更多使自己快樂的能力。


作者以第一顆不發芽的種子是教誨要先認識自己。


 


在童年時期的受創經驗,在心裡留下一片片柴火,


這些柴火很容易就會燒起來,


ㄧ但有任何問題花生,這些柴火便會引起大火和衝突。


 


只要對童年時期留下的精神創傷瞭解愈多、體驗愈多,


這些情緒之火就會愈小,而且不再引爆。


 


藉由冥想、沉思、禪定等方式,常與內心深處靈魂做溝通,


將心中情緒之火弄濕,才無法輕易點燃。


 


以第二顆種子含羞草做這樣的譬喻倒是滿貼切的;


含羞草當受外界干擾後,立刻閉上葉子軟了下來,


彷彿內在有個維持寧靜的靈魂,當它肯定沒外界干擾後再度張開葉子,


顯現的是比先前的更加美麗,


這顆植物彷彿在向內彎曲的同時重新獲得能量。


 


第三顆種子玫瑰譬喻為 ~ 自我的炫耀,貶低他人。


 


人格特質的重要,如果在童年受創,自尊就會退化,


心智會創造出次等人格,進而遇到困難時,


會不惜代價想要隱藏事實,那個次等人格就是自我。


 


當感到安全時,會信任自己,感覺自己很有價值,


也不需隱藏任何事,自我變得很渺小。也就是低自尊的人,


常將自己放在可以得到讚賞、享有聲望並獲得認可的情境。


這樣以滿足內心的不安全感,但當你接近他時,


就可以看到令人不安的事實,甚至會被刺傷。


 


這種自我的性格,為的是尋求童年失去的愛,


甚至會出現另一種行為,背後說人長短,提升自我。


書中解釋到「其實喜歡說人壞話的人,內心視窗是骯髒的,


為了高人ㄧ等,會不計代價的將他人比下去。」


這段話道出次等人格的特性。


 


多學習第四棵種子芒果樹所傳達的智慧,不求回報無私的付出。


 


藏在內心的自我無時無刻都以自身利益做為考量,


自我有如面前的一面鏡子,


想要超越自我,就必須拿掉眼前的鏡子,


而且發現自己其實是可以幫助他人的。


 


書中前面所說的四顆種子已經可以讓自己的靈魂浮現,


使自己感受到平靜與快樂。


 


第五顆種子向日葵的道德原則,當遇到困境當下,


不同的價值必然會互相衝突,面臨抉擇的當時,


分析幾個替代方案,就像向日葵會引導我們,


決定當下走哪條路徑最接近心靈本質。


 


第六顆種子松樹的智慧訊息,人們有如松樹一樣,


有許多樹枝,每支樹枝代表扮演每種角色,


父親、兒子、丈夫、朋友等,如何平衡生命中的每支樹枝,


每個角色,才是絕佳完美的均衡狀態。


 


第七顆種子的譬喻心如蘆葦,現實的社會,


大家習於短視常陷於泥沼中游移不定,其實事情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每種環境都在測試我們的能力


當面對問題時以無所恃的態度來面對,


對生命抱持著求新求變的態度。


 


也就是面對事情樂於改變、懂得變通,千萬不要害怕改變,


不變的是自己的心,心是自由而無所恃的。


 


人生真正的快樂並非獲得財利名色,但要淡泊財利名色可真不容易,


若能將七顆種子所傳達的智慧應用於生活中,


有如修行者般,修得一顆安定的心,心靈隨之得到沉澱,


將會更懂得面臨生活中遇到的瑣事,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


但絕對可以改變未來,藉由書中得到的啟示使自己當下更有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irene 的頭像
    Eirene

    Eirene's blog

    E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