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簡介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


 


  1975年出生於雪梨,父母分別為奧地利及德國後裔。他是當代澳洲小說界獲獎最多、著作最豐、讀者群最廣的作家,迄今已經出版《傳信人》(I Am the Messenger,澳洲兒童圖書協會年度選書,木馬2008年出版)、《敗犬》(Underdog)、《拳師魯賓》(The Fighting Ruben WolfeALA青少年類最佳圖書)、《追馬子》(Getting the Girl)等書。


  朱薩克從小就喜歡寫故事,他說自己的腦海裡永遠有好幾個故事在打轉。大學畢業後他當了老師,但後來專心投入寫作。《偷書賊》的故事源自他幼年時父母講述的情節,二次大戰時他的父母年紀還小,曾經親眼目睹盟軍轟炸漢堡之後的慘狀,也看過納粹押解猶太人前往死亡集中營的悲劇。朱薩克說,父母講述的情景他一直記在心裡,也曉得自己總有一天會把這些故事寫成書。


  目前他除了寫作之外,另經營寫作工作坊,並應邀赴各地演講。


 


 


譯者簡介


呂玉嬋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史碩士,譯有《麥克悌格》、《冒險史》、《長大史》等書。


 


 


故事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
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


死神首度以豐富的感情,為讀者講述一個孤單的小女孩,
如何藉由閱讀的力量,度過人生最艱困的時期。


  9歲小女孩莉賽爾和弟弟在戰亂中被迫送到寄養家庭,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莉賽爾在弟弟冷清的喪禮後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冊,為的是要紀念自己永遠失去的家庭。寄養家庭位在慕尼黑凋蔽貧困的區域,大人彼此仇恨咒罵,老師狠毒無情,戰火時時威脅人命。莉賽爾每晚抱著掘墓工人手冊入睡,惡夢不斷。養父為了讓她安眠,於是為她朗誦手冊內容,並開始教她識字。


  學會認字進而開始讀書的莉賽爾,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卻發現了一項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字。從此莉賽爾進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讀書給躲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聽,在空襲時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鄰居朗讀故事,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潛移默化改變了原本粗鄙的性情。


  對照著戰場上萬人之間的爭奪殘殺,莉賽爾藉由閱讀與文字所散發的力量,讓死神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一面收取戰場上的靈魂,一面思索人性的深奧:為什麼人類一面展現殘酷的殺戮,一面又有發自內心的關愛呢?


  多年以後,死神前去迎接莉賽爾的靈魂。死神坐在喧囂的大馬路旁,忍不住感嘆道:「人哪!人性縈繞我的心頭不去!人性怎能同時間如此光明,又如此邪惡!」


 


(以上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的介紹)


 


 


=============


 


心得



花了一週時間斷斷續續看完這本文學小說,看到結局竟是如此的感人,


受到劇情的牽引不禁淚眼婆娑


 


戰爭是無情的、殘酷的,一夕間至親的人、朋友、家園都可能化為廢墟,


唉!這樣的情景不敢想像.........簡直是人間煉獄。


 


感嘆.........當時主政者權力之大,被人民尊為崇拜的偶像,


效忠是人民唯一的思維,誰都不敢違命抵抗


 


或許當時主政者的決策不那麼偏激,也不會製造出人性光明與邪惡的衝突、


更不會引發二次大戰,災難悲劇就不會發生,人類不幸的歷史也將會改寫


 


或許這是冥冥之中注定會發生的事,誰也沒有辦法阻擋這段不幸的歷史,


生長在這樣年代,人民只能自求多福..............................


 


就像.........書中小女孩莉塞爾若不是靠著文字力量的保護,


是難逃死神召喚的


 


 


這裡的死神是一位富有和藹、和善、和氣的工作者盡忠職守,


盡量將「死亡」的不幸,看待沒那麼恐怖,


喜歡光譜中各種顏色的變化,


以顏色做為行事指標,


並以顏色做為紓解壓力放鬆心情的好方法,


大家都喜歡將深深的巧克力色作為祂的標籤


 


的確,


各種顏色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心情好時喜歡明亮的色調


心情鬱悶時喜歡灰暗的顏色,顏色代表內心深處所掩藏的那份情感


 


艱困環境中難得一見地是.......天堂街圍繞在莉塞爾週邊的人,


他們充滿著濃濃的親情、友情,包括養父母的愛,


朋友魯迪堅定的友誼


不曾因為戰爭帶來生活的困頓而有所改變,互相幫忙互相扶持。


 


迷上閱讀的莉塞爾,物質上的不允許,沒有更多的錢買書,


不因此放棄識字的機會


 


在戰爭中失去孩子的鎮長夫人,雖然罹患憂鬱長期鬱鬱寡歡,


觀察出這位小女孩莉塞爾喜歡書,


不藏私地讓她進入家中的書房裡隨心所欲的看書


 


書是精神糧食撫慰因戰爭帶來的不安


改變街坊鄰居互相咒罵粗鄙的習慣,


在莉塞爾來說,書甚至超越物質上的需要,


當朋友魯迪急著找吃的食物當時,


她卻一心一意想偷鎮長夫人書房中的書,占為己有


 


透過識字閱讀與養父建立了深厚的親情,


與猶太人麥克斯微妙的情誼也因文字的關係更加親密,


總之 ~


文字力量之大,在這段故事中的莉塞爾身上得到印證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irene 的頭像
    Eirene

    Eirene's blog

    E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