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能與他人分享的生命故事,這樣的故事才有意義。
一九六六年的歲末,丹.米爾曼是北加州柏克萊大學三年級專攻體操課程的學生,
在那之前,他一直被幸運之神所眷顧;生活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中,由愛護他的雙親扶養長大,
後來在倫敦的世界彈簧床錦標賽中得到冠軍,並周遊各國,得獎無數。
然而這樣的成果並未給丹內心帶來寧靜與滿足,總覺得內心有一股陰暗無名的事物伴隨著自己。
有一天深夜,丹被一個奇怪的夢魘所驚醒,輾轉難眠之下,來到一個通宵營業的加油站,
巧遇一位身手不凡的老人,更妙的是這位老人竟與夢中那位一頭華髮的男人很相似,
丹稱呼這位老人為「蘇格拉底」。後來,丹將蘇格拉底當作亦師友亦友的心靈導師,
在生活中遵守特定的戒律及清規,開始學習如何成為和平勇士之道,
於是對事物的觀照有了更清明的改變,也找回單純、快樂的人生。

 DSC00002

  

 故事開始於丹從一場夢魘」中驚醒,「夢境」反映一個人在平常有意識下的思維,
也能激發藝術創作者的靈感,像黑澤明的電影Dreams以「我曾作過這樣的夢」開始,
進入充滿綺想與象徵的世界。
在丹的「夢魘」裡,顯現丹當時憂鬱不安、心浮氣躁的的心境,恰巧有位智者適時的出現,
幫他從死神手中掙脫出來。
我喜歡故事中的蘇格拉底,他是一位有洞見、有察覺力的老人
加油站的工人看來是一項很平凡的工作,車子沒有油不能動是很嚴重的事,
蘇格拉底不僅為車子加滿油箱使其能繼續跑動,

 

DSC00005


也為丹即將枯竭的心
靈加滿能量,
使其不致報廢。青春年少的丹對未來世界充滿著夢想與期待,
但內心卻迷惘躊躇,這時,
蘇格拉底適時地出現在他的生命裡,
以所謂「和平勇士之道」為目標的生活模式去對照丹的生活,找出他的問題所在,
然後以睿智的察覺力、幽默風趣的對話、慈悲包容的心、循循善誘的方式、
讓這位血氣方剛有如脫韁野馬的年輕人茅塞頓開,體悟到勇士般的生活真義。

~~~~~~~ 

在書中,丹在情緒處於一片混亂的時候,發生了一場車禍,
蘇格拉底提到一則東方「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
意指事情的發生得與失、福與禍一時之間是很難斷定的,
那是出自古代淮南子的一則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事是很難預料的,
老子說:「福禍相倚」,福可能是禍,禍可能也是福,
千萬不因此產生消極悲觀,馬上論定一件事情的好壞,
因此這場車禍是幸或不幸很難說,書中也提到: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目的,就看你如何去善用它。」由於一場車禍的發生,
讓丹有機會去磨練迷惘的心智,體驗老人所引導的時空之旅,
看清自己渾沌未明的心靈世界,夾以內外兼修嚴格的訓練過程,
使其脫胎換骨,通過層層關卡,重新站上他所鍾愛的體操舞台,
展現漂亮的成果,重新拾回自信,也印證孟子所說的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讓我發現故事的內容無論取自東方或西方,證明宇宙唯一的法則是不變的。

 

DSC00003   

身為體操競賽的選手,登上舞台時必須心無旁貸專注於當下,
不能罣礙個人成績好壞,最重要的要保持一顆清明的心智,才是致勝的關鍵,
人類的心靈總在微妙中產生矛盾,一心一意想要追求勝利的目標以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當目標達成也享受過勝利的滋味之後,當下卻有一股莫名的失落感襲上心頭,
原來,滿足心靈的快樂始終是一種幻象,當幻象滅了,
所有快樂的因子又回歸原點變得沮喪憂鬱。想要超越幻象的羈絆,
得要下功夫修煉然後應用於生活中;但是人類是一種欲求不滿的動物,
無時無刻不思索如何追尋生命的真義,卻沒辦法專致過好當下每一刻,
常不自知地沉膩在過去的種種,迷惘於未知的未來,
透過蘇格拉底的告誡,飲食是勇士修練過程要把持的戒律,
必須先捨棄精緻不健康的飲食、改用簡單的膳食習慣,試著找出吃的樂趣與感覺,
才能使身心輕盈、保持清明狀態,再配合禪修、冥想、省悟…到達勇士之門才指日可待。
忙碌的現代人對飲食觀往往都只求簡單快速,
這本書讓我領悟到飲食不能只是填飽肚子而已,吃的美學也必須講究,
飲食習慣攸關個人的健康,食物的取決依自身的需求,要有重質不重量的正確飲食觀,
一些疾病的產生都是不良飲食習慣所引起的,所謂「清心寡欲、粗茶淡飯」
是當下正流行的養生之道,若能帶來輕盈有能量的飲食觀念,何樂不為呢!

 

DSC00001  

 

 這是一本適合各個年齡層閱讀的書,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
書中的蘇格拉底指引丹學會如何悟出洞見,所謂「頓悟」以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
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若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不經世事的磨練、哪來的智慧,
但立刻就要對人生有所頓悟的察覺力確實不易。書裡提到,
人的內在都有起伏不定的情緒在左右自己的舉動,那是心智,
心智非潛意識是一種心理障礙,要突破這層障礙就要有所頓悟,
「頓悟」必須專注於當下,集中心思、清空思緒、保持清明狀態,然後擴及日常生活中…。
的確,當下年輕人的心智,常受到紛亂的幻象所干擾,
對未來的世界雖然懷有許多的夢想與期待,然而惶恐不安的情緒常羈絆左右,
時而欣喜、時而憤怒、時而悲傷、時而歡樂、時而憂慮、時而恐懼…,
再加上對社會現狀的不安或工作的壓力,悸動的心智就會變本加厲,
影響到真實的自我、真正的快樂。若能像書中的丹一樣,當心情沉到谷底的時候,
巧遇蘇格拉底這位心靈導師是何其有幸的事,人的一生貴人是可遇不可求,
適時透過貴人的幫助或指點迷津,或許人生道路會走得更順遂,
其實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貴人,打從孩子一出生就在物質上、精神上無怨無悔的付出,
使其在「愛」的呵護下順利成長,但是,有的孩子卻不知感恩珍惜,
還視為理所當然予取以求,於是,草莓族啃老族等新名詞相繼產生,
嚴重者甚至衍生負面脫序的行為。身為父母的我們,無不常常自省,
社會環境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使得現代許多年輕人不敢面對問題、
禁不起世事的考驗,實在值得深究,透過這本書或許可以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指引你如何走向正面途徑,相對的社會上就會少了許多負面行為的演出。
 

學會書中的建議吧!適時的將頓悟變成一種修練的功課、變為每一天的真實生活。
透過本書或許你會有所體悟,甚至有一天,你會發現,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irene 的頭像
    Eirene

    Eirene's blog

    E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